纵观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学前教育思想是逐步完善和成系统的,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
生平简介: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张宗麟师从陈鹤琴和陶行知,他积极参与两位师长在学前教育方面的许多实验研究,对学前教育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的实验研究成果和他的学前教育论著在探索我国学前教育中国化、科学化的道路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协助陈鹤琴创办我国第一个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成为中国第一个男性幼稚教师。
首先,他认为幼稚教育之重要是由儿童对人生、对社会国家的重要性所决定的。 其次,是由于它在学制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另外,他还从幼稚园与家庭之关系方面指出幼稚园是家庭托付儿童之第一场所,最能与父母接触之第一种教育事业。
(一)幼稚教育的服务对象
明确提出要使“幼稚教育运动转向劳苦大众的队伍里去”的主张。
(二)幼稚教育的发展方向
张宗麟首先揭露了当时我国幼稚教育存在的症结:第一是教会的垄断。第二是社会的漠视。
提出的补救办法有:
1. 停办外人设立之幼稚师范及幼稚园。2. 严定幼稚师范及幼稚园标准。 3. 筹设幼稚师范并检定幼稚教师。4. 引起社会之注意。
(一)课程的含义
一种是以儿童活动分类;另一种是以学科分类。教师应动静交替地安排好儿童每一日的活动。
(二)社会化的幼稚园课程
1.两个根据,
即儿童社会和成人社会,而这二者是极不相同的。
2.注意要点:
一、培养儿童具有互助与合作的精神。二、培养儿童具有爱和怜的情感。三、培养儿童具有顾到别人的思想。
(一) 幼稚园教师的任务
1. 养护儿童;2. 发展儿童身体;3.养成儿童相当之习惯;4.养成儿童有相当之知识与技能;5.与家庭联络并谋家庭教育改良之方;6.研究儿童等。
(二) 幼稚园教师的培养
幼稚园教师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幼稚师范学校进行的。他对幼稚园的设置、招生条件、课程安排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首先,他认为师范教育为国家事业,绝对不能容许外国入、教会或私人包办,国家对师范教育应负完全责任,幼稚师范自然也不例外。
其次,他认为幼稚师范应以培养健全的幼稚园教师为目的 , 招收初中毕业以上的男女学生,年龄在16 岁以上,身体健康,富有爱国心,真诚热爱儿童,有优良基本知识和灵活的思维。
最后,为了培养健全的幼稚园教师,不能搬用教会设立的幼稚师范那种养成牧师式之教师的课程,他将幼稚师范课程做了设置。
(三) 幼稚园教师的进修
除了在校的正规培养,还有职后的学习和进修。修养包括品性、学问、能力、技术和其他等许多方面的。